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 ,指导中央企业打造一支爱岗敬业、技艺精湛、善于创造性解决工艺难题、推动技术革新的技能人才队伍,近日,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第二批中央企业“大国工匠”培养支持计划入选名单。共有100名高技能人才入选,通用技术沈阳机床徐宝军名列其中。
据悉,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,在资源投入、团队配置、承担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;加大综合培养力度,优先推荐参加人才评先推优、培训研修等,积极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,发挥典型示范引领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,带动中央企业加快造就一大批扎根央企的能工巧匠,让技能成才、技能立业、技能建功蔚然成风,加快形成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。
徐宝军,通用技术沈阳机床沈阳第一机床厂项目型装配车间装配切削工,徐宝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,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技术能手,首批辽宁工匠、辽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。享受国务院特殊荣誉津贴。
徐宝军充分发扬新时代“马恒昌小组精神”,深耕生产一线35载,始终致力于数控机床调试和切削工作,刻苦钻研技术知识,先后攻克技术难题20余项,曾创下车削最小余量0.03毫米的行业纪录。他成功突破《乘用车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毂高精度复合加工》、《乘用车变速器轴齿类零部件精密成形与加工》、《加工离心机转鼓体大螺距的振动问题》等行业技术难题,使公司数控车床产品首次进入乘用车变速箱高端精密齿轮加工行业。
0.03毫米余量创造行业新纪录
在攻关试验生产出口德国的机床时,徐宝军带领全组人员经过三天的连续奋战,以惊人的技术水平车去了零件上仅余的毫米之余量,创下了在车床上车削仅0.03毫米余量的行业新纪录,为产品按期交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
攻克国家级重点项目
他经过反复实践,攻克国家级重点攻关项目《加工离心机转鼓体大螺距的振动问题》,采用改进式侧向进刀,并且使用断屑槽螺纹切削刀片,使刀尖上所产生的热量更少,获得更高的生产安全性,振动趋势被有效降低,从而获得更高的表面质量。加工工艺的突破,使沈阳机床的产品打破了日韩产品垄断,成功填补了国内机床加工领域的空白。
打造国家级劳模创新工作室
2014年,以徐宝军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,“劳模立项达标竞赛”“绝活传承”“技术创新发明创造”“组建导师培养团队-技能培训”等活动全面开展,绝活传承及技能培训达105课时,劳模立项35项,先后完成创新成果17项,为企业节约成本1515.87万元。